<nav id="0o0ey"><strong id="0o0ey"></strong></nav>
  • <xmp id="0o0ey"><optgroup id="0o0ey"></optgroup>
    <xmp id="0o0ey">
    <menu id="0o0ey"><strong id="0o0ey"></strong></menu>
    <menu id="0o0ey"><code id="0o0ey"></code></menu>

    古籍

    當前位置:首頁  資源  資料分類查找  古籍

    本館館藏古籍的查閱

    復旦大學圖書館館藏線裝古籍珍本薈萃,共有40萬冊,系集王同愈、李國松、龐青城、高燮、丁福保、劉承干、王欣夫、趙景深等各家藏書精華而成。四部典籍,大致齊備。其中善本書7000余種,近6萬冊,內有宋元明刻本1000余種,抄本、稿本近2000種,清刻孤本、稀見本、精本、批校本3000余種。詩經類圖書、清人文集、彈詞唱本、古錢幣書和方志收藏較系統。

    館藏古籍分為善本及普通古籍兩部分。 善本古籍實行預約服務,讀者務請提前一個工作日預約,可電話預約(021-55665576),或將書名、索書號、函冊數等信息發送至libgjyl@fudan.edu.cn,以便工作人員及時準備,庶免貽誤。

    古籍收藏在光華樓西主樓五樓,主要服務對象為本校師生。校外讀者首次前來查閱館藏古籍,須攜帶身份證明及介紹信。

    館藏目錄系統

    可以檢索除稿抄本以外的古籍書目。

    古籍書目檢索系統

    本檢索系統包含“館藏書目”及“專題書目”?!梆^藏書目”分“線裝古籍書目”、“中華再造善本”、“四庫系列叢書書目索引”;“專題書目”分“明人文集書目”、“清人文集書目”、“影印本方志書目”。

    注意:請使用GBK碼的繁體字檢索。


    愛如生系列產品(中國基本古籍庫、中國從書庫、中國方志庫、中國類書庫)

    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開發了愛如生典海數字平臺,設置專用中央服務器,為用戶提供遠程訪問服務。讀者無需安裝客戶端程序,不受并發用戶數限制,并能實現多窗口閱讀、跨庫檢索等功能。詳見典海平臺使用說明。

    古代典籍——《中國基本古籍庫》

    《中國基本古籍庫》分為4個子庫、20個大類、100個細目,精選先秦至民國歷代重要典籍,包括名著、各學科基本文獻和拾遺補缺的特殊著作,各據通行善本,采用數字化技術制成數碼全文,另附1-2個珍貴版本的原版影像??傆嬍諘?萬種、17萬卷,版本12,500個、20萬卷,全文17億字、影像1200萬頁,數據總量330G。

    古代典籍——《中國方志庫(初集)》

    《中國方志庫(初集)》收錄歷代省通志及府州縣廳志2000種。每種皆據善本制成保留原書所有信息的數碼全文,逐頁對照原版影像。

    古代典籍——《中國從書庫(初集)》

    《中國叢書庫(初集)》專門收錄歷代叢書中的重要典籍,共計4,107種,均配齊原版影像并制成全文錄文,實現左圖右文、逐頁對照,可讀可稽。

    古代典籍——《中國類書庫(初集)》

    《中國類書庫(初集)》專門收錄歷代類書的古籍數據庫,初集已收古今圖書集成、永樂大典、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等歷代類書300部。


    雕龍中國古籍數據庫

    雕龍中國古籍全文檢索數據庫是一個超大型中國古籍全文檢索數據庫。具備最先進的檢索引擎技術,幾十億字數據庫的檢索速度不超過1秒。收入古籍文獻總約20000多種,近25億字。目前正以每年增加5000種文獻、10億字的速度繼續擴充。未來兩年內,收入文獻將達到30000種、50億字,成為全球第一的超大型的中國古籍全文檢索數據庫。


    書同文古籍數據庫

    ◆四部叢刊

    書同文公司在《四部叢刊》珍本的基礎上,又收納了最精華的典籍數據一億三千余字,同時首次開放了張元濟??庇洶儆嗥娜臋z索,研發嵌入了多套數字化工具于一身,推出全新的2009網絡版。

    [1] 〇九版的數據內容增加了一億三千多萬字,365種,18440卷。

    [2] 〇九版以講究宋元明珍本的《四部叢刊》為基礎,大量收入重在流行版本的重要古籍文獻資料,二者均以 “四部”為綱目,相得益彰,可謂“四部大全”矣。

    [3] 〇九版首次開放了張元濟的《四部叢刊》??庇洶儆嗥?,篇篇可查、句句可檢。

    [4] 〇九版《四部叢刊》可進行原文珍本圖像與可檢全文的快速鏈接切換。

    [5] 〇九版首次嵌入了基于Web的書同文巧筆(手寫識別)等數字化工具,用戶不必下載、不必安裝,即可用鼠標輸入32000漢字,并同時提示音讀、關聯字信息,又是一部聯機的異體字字典。 〇九版更將加入朝代-紀元轉換、古代名人、官職、古代地名等工具,從時間-空間-人物三維空間幫助讀者檢索。

    歷代石刻史料匯編

    《歷代石刻史料匯編》輯錄一萬五千余篇石刻文獻,并附有歷代金石學家撰寫的考釋文字,總計1150萬字。全書從秦磚漢瓦到碑文墓志,上下兩千年,內容涵蓋中國古代政治、經濟、軍事、民族、宗教、文學、科技、民俗、教育、地理等各個方面,堪稱大型中國古代史料文獻匯編。由于歷史原因,石刻文獻大多分別散見于數以萬計的文獻之中,給研究者帶來利用上的極大不便。同時,石刻文獻因制作的特殊性而極少脫、訛、衍、誤等,故其原始性和真實性向為學界所重。因此也可以說,該書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文化各個方面十分難得的第一手數據,對于各地域在人物、家族、名勝、重要歷史事件等方面的研究和文化開發,極有價值。

    09年推出了網絡版形式,用戶無需安裝、無需下載。其特點如下:〇九版首次嵌入了基于Web的書同文巧筆(手寫識別)等數字化工具,用戶不必下載、不必安裝,即可用鼠標輸入32000漢字,并同時提示音讀、關聯字信息,所以“巧筆”也是一部聯機的異體字字典。 〇九版更將加入朝代-紀元轉換、古代名人、官職、古代地名等工具,從時間-地點-人物三維空間幫助讀者檢索。

    清代外交檔案文獻匯編

    《清代外交檔案文獻匯編》根據1929~1930年間由故宮博物院整理后影印出版的《籌辦夷務始末》、加上一些極具史料價值文獻和檔案,如民國故宮博物院編輯的《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清宣統朝中日交涉史料》、《光緒乙巳~丁未年交涉要覽》以及民國時期出版的《籌辦夷務始末補遺》,清代官員所記載的交涉、出訪、勘界等一系列外交書稿實錄等史料文獻整理而成。


    中國經典古籍庫(網頁版)

    該庫由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中文系、哲學學院、歷史系和圖書館聯合出資采購1-5期,中文系、歷史系、哲學學院和圖書館聯合出資采購6、7期?!吨腥A經典古籍庫》(網絡版)是中華書局首次推出的大型古籍數據庫產品《中華經典古籍庫》(鏡像版)的升級迭代產品。網絡版繼承了鏡像版的優點,收錄了中華書局及其他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整理本古籍圖書,涵蓋經史子集各部,包含了二十四史、通鑒、新編諸子集成、清人十三經注疏、史料筆記叢刊、古典文學基本叢書、佛教典籍選刊等經典系列,保留專名、校注等整理成果。我校購買了1-5期內容,收錄1903種書(鏡像收錄1902種書,網絡版將其中1種拆分成2本),10億字。2020年1月,我校增訂6、7期內容,收錄1479種書,5億字。

     中國經典古籍庫(鏡像)

    (1)請下載客戶端程序,下載后解壓縮、安裝 

    (2)雙擊客戶端應用程序,用戶名為user,不需要密碼

    (3)無并發用戶數限制


    中華石刻數據庫

    “中華石刻數據庫”是專業的石刻資源數據庫。以專題庫的形式,整合了各時期、地區、類型的石刻文獻,并不斷收入近年來的最新學術研究成果,是集合了史料與學術研究資料的系列數據庫產品。目前已上線專題庫——“宋代墓志銘數據庫”、“三晉石刻大全數據庫”、“漢魏六朝碑刻數據庫”、“唐代墓志銘數據庫”等專題庫。


    返回原圖
    /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nav id="0o0ey"><strong id="0o0ey"></strong></nav>
  • <xmp id="0o0ey"><optgroup id="0o0ey"></optgroup>
    <xmp id="0o0ey">
    <menu id="0o0ey"><strong id="0o0ey"></strong></menu>
    <menu id="0o0ey"><code id="0o0ey"></code></menu>